【 第八世「德頌仁波切」簡介 】
如「珍珠念珠」般無瑕的德頌傳承,始於 棍秋嘉波,與第一世康祖法王 噶瑪丹配,同為當時竹巴噶舉傳承持有者-無比的 拿旺桑波大士(第一世的勇增仁波切)之上首弟子。
棍秋嘉波是一位著名的禪修大師,同時也是精通經論的大學者。
棍秋嘉波依照上師指示前往中國弘法,但因途中遇到障礙,最後在當地居民的請求之下,於隆覓(Rongmi)縣一個稱為「德頌」(意為金剛堡)的地方建立了「德頌寺」。這即是「德頌仁波切」名號的由來。
在康地竹巴噶舉傳承眾多的上師中,康祖法王與德頌仁波切被譽為是「眾星中的太陽與月亮」,而聲名遠播。
第八世 德頌仁波切於西元1942年初夏,誕生於西藏涅育地區(ngeyul)。其誕生早由第七世德頌仁波切的根本上師—第七世 勇增仁波切做了精確清晰的預言。第八世 康祖法王和直貢傳承知名成就者 阿貢仁波切,也都不約而同地做了相同的預告。
在出生的那天早上,一對烏鴉突然飛來停在家中屋頂,不肯離去,直到襁褓中的德頌仁波切被迎回寺院為止。後來發現,這對烏鴉原來是住在離涅育兩天路程的貢覺縣德頌寺的護法殿屋頂上的。
德頌仁波切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轉世為阿難尊者,而後是蓮花生大士廿五大弟子中的巴吉多傑,其後為惹瓊巴—密勒日巴教法的兩大傳承持有者之一。
仁波切三歲陞座,五歲開始學習,在讀寫和記憶方面展現過人資質。七歲時到康巴噶寺會見第八世 康祖法王,適逢寺裡舉辦每十二年一度的「蓮花生大士總儀軌修法大會」。法會進行近一個月,年幼的仁波切參與修法,全憑記憶完成整個儀式。從這年開始,德頌仁波切開始從 康祖法王那兒接受竹巴傳承灌頂、傳法和更高深的修法。
十四歲時,進入康巴噶寺佛學院,跟隨噶陀寺大堪布 貝瑪達欽,學習中觀派論著,學業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
西元1958年,十五歲的德頌仁波切隨同 康祖法王離開西藏前往印度。先到拉薩朝聖,拜見了達賴喇嘛尊者後,徒步經由錫金前往印度。
抵印後,康祖法王堅持儘快恢復弘法利生與金剛舞等活動,以便讓不丹和當地藏人信徒能寬心安住。經過多方奔走努力,並得到錫金的基金會部份補助,在噶倫堡(Kalimpong)建立了「銅色聖德山」寺院。
仁波切隨即恢復正法的學習。他繼續從第八世 康祖法王、十六世噶瑪巴,以及頂果欽哲仁波切那得到灌頂、大手印教學和心要引導,一直到西元1969年札西炯建立。
西元1969年,獲得札西炯竹巴噶舉佛學院之堪布學位的榮譽。
西元1971年,德頌仁波切出任康巴噶寺代理住持。
西元1980年,康祖法王示寂後,他被推選為住持。德頌仁波切以住持身份,依照第十六世噶瑪巴和頂果欽哲仁波切宣佈的觀察結果,對於所給予的指認信函辨識第八世法王的再現化身,並於西元1983年,為第九世 康祖法王舉行隆重的坐床儀式。
一直以來,仁波切以無私的慈悲、智慧和無比活力,造福寺院和藏人社區。除了竹巴噶舉傳承外,仁波切也修習許多其他教派教法。在當今的藏傳佛教上師中,第八世 德頌仁波切是最博學、精進修行和備受推崇的導師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90025384689104&id=10001044936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