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如林佛學會
入中論_105年4月24日 佛學講座整理part 1
2016-05-09
日期時間:20160424上午10:00   授課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地    點:桃園圓如林佛學會




 
  今天要上入中論,以前有聽過這本書嗎?聽過的有多少?一般來說導師釋迦牟尼佛有三轉法輪,三轉法輪裡面,
第一轉法輪稱之為“四諦法輪”;
第二轉法輪稱之為“無相法輪”;
第三轉法輪稱之為“善分別”法輪。
  
  佛陀的一切法教都設計在這三轉法輪裡面,並沒有超出這三轉法輪以外的教法。在第一轉四諦法輪當中,最主要講到的是“二乘”的教法的內容。這裡面包括了他們的見以及行持,如何修行的方式等等。第二轉無相法輪最主要的內容是大乘教法的內容,最主要的經典就是“般若”經等等。第二轉無相法輪也就是般若法輪,裡面提到的內容可以分之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顯意的,也就是直接可以看得到的,這個是講空性的內容。第二個是隱意的,也就是成佛的道次第,像是十地的建立等,這是隱意的內容。
 
堪布問:這樣講大家可以理解嗎?一開始我們先講佛教裡的三轉法輪,請各位重複一次三轉法輪是哪三轉?
 
信眾答:四諦、無相,善分別。
 
  一開始我們要知道佛陀轉了三次法輪,佛教稱之為“三轉法輪”。接下來我們要講到的是“中轉法輪”也稱之“無相法輪”或“般若法輪”。
 
  第二轉無相法輪裡面講到二個內容,第一個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內容,第二個是間接提到的內容,也就在文字上並沒這麼明顯,是間接顯示出來的。
 
  直接顯示出來的是空性的內容,或說內涵。那麼間接顯示了什麼?也就是我們要如何去修持空性,也就是修持空性的次第是什麼,還有實諦等的內容。
 
堪布問:大家能夠瞭解直接和間接顯示的內容嗎?直接講的是什麼?
 
信眾答:空性。
 
堪布問:間接講的是什麼?
 
信眾答:修持次第。
 
  佛講了第二法輪也就是無相法輪之後,將這些內容做解釋的是誰呢?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對般若經裡面直接顯示的內容做了闡述。那麼對般若經裡面間接所顯示的地道的內容,誰對它做闡述呢?是彌勒菩薩。
 
  所以,第一個是龍樹菩薩對直接顯示的空性做了闡述;第二個是彌勒菩薩對間接的地道做闡述。以他們二位的解釋為代表,其他的祖師並沒有超越他們二位解釋的範疇。龍樹菩薩所解釋的最主要的論著名稱為「中觀根本慧論」,彌勒菩薩的論著則為「現觀莊嚴論」。
 
堪布問:可以理解嗎?講到第二個時,第一個不會忘記吧!大家在聽這些內容時,可以當做老師對學生講課,用這樣的方式、理論的方式先去理解。
 
  綜合剛才我們講的的內容,第一個我們講到無相法輪分為直接顯示的內容以及間接顯示的內容,直接顯示的就是空性,間接顯示的就是現觀道次第,也就是地道的內容。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這兩個內容中的那一個呢?最主要是第一個的內容,就是空性的內容。這裡面最主要的論著是龍樹菩薩的「中觀根本慧論」,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解釋的論著。
 
堪布問:我們今天上課的這本書的書名叫做什麼?
 
信眾答:入中論。
 
堪布問:作著是誰呢?
 
答:月稱法師。
 
  月稱論師是誰呢?有一說他是印度八十四個成就者中的一位。一開始佛陀降世的時候,佛法是非常的興盛的,後來因為可能是內道跟外道,譬如說可能是印度教徒的一些戰亂、爭執,所以佛法就隱沒了。到了中期,這些論師又將它復興,那個時候他們的傳記和歷史是完整的,但後來也是慢慢地迭失。因為後來保留的不是很完整,所以藏文的歷史資料裡面,並沒有文字明確地記載月稱論師是幾年出生、那個時代的人。
 
  因為沒有很明確的文字記載,一般會說他出生在公元五世紀到六世紀期間。那時在印度那爛陀寺裡,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論師,也擔任過那爛陀寺的住持(方丈)的職位,一般大家是這樣子流傳。
 
  這也牽涉印度和漢地寫歷史的方式和習慣。在印度,是以大師的功德、主要的事跡做為主要的內容,所以對於時間和年譜就不詳盡,甚至不會記載;而漢地則會編年譜,幾年出生,幾年做什麼,會寫得非常詳盡。因此,導致對月稱論師的事跡是有明確的記載,但年份就沒有很明確了。
 
  月稱論師當時不但是那爛陀寺的住持、一位學識淵博、厲害的智者,也是一位修持證量非常高的行者和論師。我們怎麼知道他的證量的程度呢?在他還沒有當住持,是一般僧人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那時擔任了一些職務,但有些人認為他沒有做什麼事情,甚至在背後說他的閒話,這個時候住持就告訴他:「有人這樣子講你了,你在寺院裡面什麼都不做,這樣子也不好,你應該做一點事情。」這樣子吩咐他。
 
  那時候那爛陀寺有很多的僧眾,舉辦法會時候要提供牛奶,所以他們也養了很多的牛,於是住持就派他負責管理這些牛群,但是,他並沒有很仔細、認真的照顧牛群,他就放著不管,把牛野放了,後來要取奶的時侯,根本就沒有牛。
 
  這個時候怎麼辦?在寺院裡有很多壁畫,壁畫上有許多牛,他就直接從壁畫裡的牛取出牛乳,並且提供給僧眾,這是他已經獲得成就的相狀。類似這樣的成就者的傳記是非常多的。
 
  月稱論師是誰的弟子呢?龍樹菩薩親傳的弟子是勝天論師,也就是勝天菩薩,一般來講會說月稱菩薩是勝天菩薩的弟子。
 
  是怎麼知道這樣的關係呢?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在龍樹菩薩圓寂的時候,大家心裡都很衰傷,如同南瞻部洲的太陽已經殞落,這時空行母出現,說:「雖然南瞻部州的太陽已經殞落了,但能夠照亮世間黑暗的月輪又將昇起。」這也就是預示月稱論師的出現。
 
  這樣講可以理解嗎?如果連名詞都很生疏的話,就很容易忘記了。剛才我們講月稱論師是勝天菩薩的弟子,他也擔任過那瀾陀寺的住持,也是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
 
  月稱論師是什麼時代出世的人呢?在佛陀滅度後,出現了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滅度後,出現月稱論師。今天我們講的是月稱論師所造的入中論。
 
  因為月稱論師是佛陀滅度後出現的,所以他和佛陀出世的時間非常相近,我們依靠這本論著,瞭解裡面的內容,也間接的會讓我們和佛陀--我們的導師--距離變得很近。
 
  這就像什麼呢?在寧瑪派裡,有一種叫做伏藏的教法,就是取出伏藏之後,人們修持它。有些人說,由於學習伏藏,所以好像跟佛的距離會變得非常親近,因為它有特殊的加持力,是由空行母隱藏起來的;同樣的,今天我們學這本論著,也可以讓我們和佛陀的距離變得愈來愈近。
 
  所以我們想要親近佛陀,想要跟佛陀距離很近,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對在佛滅度後出現在世間的論師們,像龍樹菩薩、月稱論師等等,我們認真的學習他們的著作,這樣就能讓我們和佛陀的距離愈來愈近,他們的著作就像伏藏一樣。
 
  但是有些伏藏是真的,有些是虛假的,前陣子在facebook上面有傳一個訊息,就是從某處取出一個伏藏,它好像是一顆石頭,後來就傳出這個消息是假的,類似這樣的事情並不少,這樣的東西有真有假,那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它呢?是因為我們希望學了它之後,能夠跟佛陀的距離愈來愈近,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真地學習像龍樹菩薩或月稱論師等的著作,學習他們為我們開示的法教,我們跟佛陀的距離就能夠愈來愈靠近。
 
  一般我們講到教理的時候會提到五部大論,「入中論」就是其中一部有關於中觀的非常重要和有名的論著,印度三大寺院的佛學院或是講經的地方,上課的內容也離不開這幾本論著。入中論是一部很重要的論著,但也不是很容易懂,大家認真聽、好好學,這樣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開始講解「入中論」。一開始梵語:「摩陀耶摩迦阿波達囉拿摩」,藏語云:「烏媽拉久吧意夏哇」請各位唸一次。
 
堪布問:能夠理解它的內容嗎?這裡有漢語,請各位唸一次。
 
信眾答:入中論。
 
堪布問:這幾個字都是中文字,大家理解嗎?
 
  一開始講梵語「摩陀耶摩迦阿波達囉拿摩」,為什麼要先講梵語,再講藏文,它的目的是什麼呢?這裡面有幾個意義,第一:是為了要顯示這個法的法源清淨,也就是它是從印度直接翻譯成藏文的,它表示有加持力。
 
堪布問:為什麼梵文這樣子書寫之後會有加持力呢?為什麼藏文、漢文都沒有這樣的加持力呢?
 
  第二個是:賢劫千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千佛之一)的說法都是用桑自達語,也就是梵語,因此這種語言的加持力會特別大。
 
  就好比我們念「嗡嘛呢唄美吽」時,梵文唸「嗡嘛呢唄美吽」,藏文也唸「嗡嘛呢唄美吽」,中文也是同樣的發音,雖然字型不一樣,為什麼?咒語用它的原文,也就是梵文來唸誦的話,加持力和作用會比較大。
 
  第三個原因:是為了安立一個緣起、因緣,以後我們成佛時也是用桑自達語(梵文)來為眾生說法,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唸誦梵文也是留下一個將來
成佛時也用梵文來說法的習氣。
 
  這本論典藏語名「烏媽久吧」,中文叫「入中論」,藏文「烏媽」和中文的「中」,有時候在理解上有不一樣的地方。「烏媽」平常的字義是方位的中間,但是它也表示遠離了有的常邊以及無的斷邊(斷常二邊),即中道之義。另外「烏媽」,也表示起初、第一或一開始的意思。
 
  當譯師將藏文譯成中文時,有他的考量點而用「中」這個字,所以中文的「中」字,我們也要把它理解為遠離斷邊以及常邊的中道,也就是遠離斷常二邊叫做「中」。


中文初稿:曾師兄、陳師兄,   校稿: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