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如林佛學會
入中論_105年5月8日佛學講座整理part1
2016-05-21
日期時間:1050508上午10:00  授課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地    點:桃園圓如林佛學會


  【即住最初菩提心 較佛語生及獨覺 由福力勝極增長】
 
  在講這句之前,首先要講一個概念,有人會問:「聲聞和緣覺透過修道之後,一樣可以脫離痛苦、獲得解脫和脫離輪迴,這樣跟大乘有什麼差異呢?為什麼修持大乘的道需要花這麼久的時間呢?」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第一點:菩薩的福德較聲聞緣覺更為超勝。第二點:菩薩的智慧、慧力亦較聲聞緣覺更為超勝。」
 
  「第一點:菩薩的福德較聲聞緣覺更為超勝。」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國王的兒子,也就是王子,這個王子一出生的時候,他的種姓就已壓伏(超勝)了其他的大臣;同樣的,由於初地的菩薩們相續中已有世俗菩提心以及六度等等的行持,所以菩薩有的菩提心的功德,聲聞獨覺是沒有的,因此,菩薩的福德力超勝(壓伏)聲聞及獨覺。
 
  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也就是:「安住於初地的菩薩們的福德力可以超勝聲聞獨覺,那他們的智慧呢?」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初地菩薩的智慧還沒有辦法超勝聲聞獨覺。」這在經典裡有一個比喻,就像剛才所說的王子的例子,王子一出生的時候,種姓就已超勝了其他大臣,但是在閱歷和學習等其它方面,是沒有超勝大臣的;同樣的,安住於初地的菩薩們,在福德方面超勝聲聞獨覺,但是在智慧方面還沒有辦法超勝聲聞獨覺。
 
  這裡會產生一個疑惑,也就是:「如果安住於初地的菩薩的智慧沒有辦法超勝聲聞獨覺,那其他的菩薩們呢?」答案是:「可以的。」也就是接下來這一句【彼至遠行慧亦勝】。怎麼解釋呢?也就是到達第七地--遠行地的菩薩們,慧力就有辦法超勝聲聞獨覺。為何第七地稱為遠行地呢?因為他們遠離了執相。由於遠行地的菩薩們已經遠離相的執著,所以他們在慧力方面能超勝聲聞獨覺。
 
  這是怎樣的狀態呢?七地菩薩們能在一剎那間進入滅盡定,並且在一剎那間出滅盡定,因此他們的慧力更勝聲聞獨覺。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狀態:當我們在修行時,有時候我們的心在修,但一下子心又跑到其它地方去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態呢?是因為分別心所障。七地的菩薩們能在一剎那間入滅盡定、一剎那間出滅盡定,能夠在一剎那間出入這個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斷了著相的執著,他們對於禪定已經自在了。
 
  「自在」這個辭怎麼理解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駕輕就熟的時候,我們就會很自在。就好像騎摩托車,當我們很熟悉的時候,怎麼騎都可以,這就是所謂的「自在」,也就是中文的「駕輕就熟」。有時候在電視上可以看到,有些人騎摩托車很厲害,能夠在房間裡面繞,這時我們稱他很自在、駕輕就熟,在這點就像成就了一樣。所以,當我們對這件事情的串習力已經非常純熟的時候,就能夠這樣子;同樣地,由於七地菩薩對於禪定的串習力已經很強大了,所以他能夠駕輕就熟。
 
  針對於【彼至遠行慧亦勝】這句話,西藏的智者們有很多不一樣的想法,我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說。剛才有提到:初地菩薩的福德可以壓伏聲聞獨覺,但是他們的慧力沒有辦法壓伏聲聞獨覺,這一點不是月稱論師自己講的,這是佛陀所說的。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疑問,就是:聲聞阿羅漢他們證得了空性,那他們所證的空性和菩薩所證的空性有沒有差異呢?有沒有廣狹之分呢?有一類的西藏智者如宗喀巴大師等,認為聲聞獨覺一樣證得「法無我」,也就是在蘊之上無諦實,所以就證得空性的這個角度和初地菩薩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到七地時,菩薩們在趨入空性時有所差別,所以在這一點就超勝他們。
 
  另外有一類的智者認為聲聞獨覺根本就沒有證得法無我,所以他們本身所證的內容就有差異;還有一類的智者,也是比較多數的,他們認為聲聞獨覺和大乘菩薩們所證的空性是有差別的,差別的地方是:對於這個法只證得它無諦實、無自性的這一點,也就是諦實不成立,只證得了空性,但尚未證得一切法的法性,那要證得一切法的法性要證得什麼呢?也就是:在這個法之上,它無論諦實成立或諦實不成立,有些人翻譯為諦實存在或諦實不存在,有些人直接翻譯為有諦實或無諦實,在這兩點之上,都要證得它們不存在,這樣才能證得一切法的法性;另外還有一類認為:雖然聲聞獨覺和菩薩們所證的空性是沒有差異,但是在他們趨入空性的方式上,在初地沒有不一樣,但在七地就不一樣,因此在這一方面是超勝的。
 
  其實就這樣的說法,佛陀講了一種,月稱論師也講了一種,但西藏的智者會有很多解釋,就像法律,法律是條文,但是在解釋法律條文時,會有各種不同的解釋,這是類似的狀態。所以我們在講的時候,會講到有一類人認為聲聞獨覺和大乘菩薩們所證的空性有差別,但有一類人認為沒有差別,無論有沒有差別,重點是我們要證得空性。
 
  【爾時施性增最勝 為彼菩提第一因 雖施身肉猶殷重 此因能比不現見】
 
  對於安住初地的菩薩們,十波羅密當中的哪一個是他們主要的修持呢?第一個布施度是他們主要的修持。安住初地的菩薩在根本定當中,一樣是趨入法界,也就是在此做修持,他們在後得位時主要修持的內容是布施,這裡的布施包括:法施、財施以及無畏施。
 
  這時候如果有人來向初地菩薩乞求,例如身的支分等等,他都會給這些有情,而且是以殷重恭敬的方式來做布施。他們能夠將自身血肉以殷重恭敬的方式來做布施,這是我們能夠親眼見到的他們的功德。在現見以及不現見的兩種功德裡面,這種是屬於現見的。我們透由我們能夠親眼見到的狀態,了知他們還有我們不能現見的功德,那這是什麼呢?不現見的功德是指他的內心能夠自他換的功德。這不單只是一般的自他換,而是見自他平等的自他換。因為了知「自」並非真實存在,「他」也非真實存在,所以他現證法性,因為他現證法性,所以能夠有這樣的狀態,這是不現見的功德。但是他心裡面自他平等、現證空性的功德,我們沒有辦法現見,所以我們是透過現見的布施的行為,依此知道他不現見的功德。
 
  佛陀在經典裡面也有講:「如何去了知不現見的呢?也就是透過親眼現見的去比度、推測不現見的。」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他心裡面的功德,那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菩薩呢?是透過因相知道。舉個例子,比如說山的後面有火,我們要怎麼樣知道呢?是透過山的後面冒出濃煙。因為看到煙,所以知道那裡有火;同理,當我們看到很多水鳥盤旋在某處上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那個地方有水。同樣的,我們透過一個人的身、語行為,可以了知他心裡有無菩提心或悲心等等的功德,這些狀態都是一樣的。
 
  【彼諸眾生皆求樂 若無資具樂非有 知受用具從施出 故佛先說布施論】
 
  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因為所有的人都想要得到安樂和快樂。人都想要得到快樂,那我們透由什麼獲得快樂?一般都是由受用資具而獲得快樂,所以我們知道快樂是由受用的資具而來,那受用的資具又從何而來呢?是從布施而來。所以佛先講布施,也就是十波羅密中的第一個布施。
 
  以前你們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一般我們在學法的時候,都會說從心去受用法,從心去升起安樂,也就是安樂主要是從心。因為我們平常都會講:外面的財物、資具、車子等等,它們沒有辦法帶給我們快樂,真正能夠帶給我們快樂的是少欲知足、內心滿足,還有法等等,平常我們都會講這樣的理論,但是我們今天講的好像不是這個樣子,你們選擇哪一個?
 
  在佛陀所講的戒經、戒律裡面提到:出家人不可以有商業行為,但是如果是為了所有的僧眾的緣故,則是可以的。我們仔細去思考佛陀說的話,他並沒有一味地說不可以有這些資具,所以就像達波仁波切--岡波巴大師提到的:「如果這些受用及資具是我們不去努力就自然跑出來的,這是由於過去我們的福德所感的果報,這是可以去受用的;但如果我很努力地去尋求、心裡面很急切地去要這些東西,但是如果沒有福報的話,也沒有辦法感得,因為這不是靠我要或不要、努力或不努力,現在的行為就可以得到的結果。」
 
  一般我們會說:如果我們集聚資糧,由於資糧的力量,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成辦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如果因為我們知道布施可以獲得結果,但是我們布施之後,沒有感得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時候我們心裡就會產生懊惱,如果這樣子的話,那之前我們所造作的善業和集聚的資糧就會浪費。所以如果我們知道布施會感得受用的道理是存在的,而且正確地知道這個內容,那我們去做布施的時候,就不會產生前述的狀態。
 
  【悲心下劣心粗獷 專求自利為勝者 彼等所求諸受用 滅苦之因皆施生】
 
  即使是那些沒有悲心、心非常的粗糙或下劣、不會想到別人、一味只想著自己的這些人,他們想要獲得受用,那他們也應該要布施。因為布施能夠消除他們內心的痛苦,所以消除他們內心痛苦的原因,都是透由布施而生。
 
  【此復由行布施時 速得值遇真聖者 於是永斷三有流 當趣證於寂滅果】
 
  除了上述的好處外,沒有悲心、心非常粗糙、下劣的這些有情,如果他們能夠布施,有一天他們一樣可以值遇聖者;由於值遇聖者,所以可以聽聞聖者的教導;由於聖者教導,所以他們能夠修道;由於修道,所以能夠獲得解脫。
 
  【發誓利益眾生者 由施不久得歡喜】
 
  這些發誓要利益眾生的菩薩們,透由布施,布施之後不用很久,就可以獲得布施的結果,這個果報就是歡喜。
 
  【由前悲性非悲性 故唯布施為要行】
 
  無論是具有悲心或沒有悲心的人,都想要獲得快樂,因為想要獲得快樂,所以都應該要修學布施。



聽烈桑嫫老師  整理、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