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如林佛學會
104年10月11日佛學講座整理part3 佛經是不可思議的、非常不共的
2015-11-07

達波四法104年10月11日part3
主講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堪布

 

  那什麼時候達到標準的慈心?就是心裡面放下自己的一切幸福與快樂,完全希望對方或別人得到幸福快樂,時時刻刻都能做得到,那個時候稱做清淨或達到標準的慈心。

  佛經是不可思議的、非常不共的。原因是什麼呢?在佛經裡佛說對眾生要有慈心、要有悲心,但你們也不可以就這樣實行,而是要從心態上去練習,心裡面達到標準慈心之後,行為上才能以愛的方式來付出,就是佛法的不可思議。
 

  假如一個有證量的行者、是具有慈心和悲心的就去實施,如果有人要他的手或身體,就布施給需要的人;但是對凡夫來講,不允許直接做身體上的布施,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當人家來要的時候,凡夫可能可以馬上布施,但後來覺得疼痛或厭倦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的負面的痛苦,所以凡夫不要直接去實行,應該先在心裡用修心的方式來培養,直到慈心到達標準之後才可以實行,這就是佛法非常不可思的地方。
 

  接下來是「他苦自身可領受,悲心抵達標準相」,這就是慈心修了之後,才修悲心。悲心的標準是:他人種種的痛苦,你能納受、接受,這就是標準的悲心。
 

       跟前面講的一樣,要先修慈心再修悲心。首先也是用修心的方式來練習培養悲心,達到悲心的標準之後才可以在行為上實行,這樣才是清淨的悲心,也是如理如法的悲心。如果沒有達到悲心的標準就去做,將來可能會後悔,這在佛法上來講,之前所做的功德可能會消滅掉。
 

問:若是平常有僧眾托缽,那要不要供養?
答:這些小小的事情實行後,不會後悔,可以看成是累積資糧的善行。佛陀所講的是心裡要先培養練習,若心裡沒有準備好,做了以後可能會後悔。

 

  這個之後,再修發菩提心,這個時候自己有無修發心,透過論典就可以知道。之前講過的例子:假如說你的臉要化妝,我們會照鏡子,利用鏡子來化妝,所以同樣的,大部分的行者修行都是依照上師的指示,上師講的任何話,我們都相信,例如上師講這個不可以做,那就百不之百不能去做;上師講這個能做,我們就百分之百去做。上師講一就是一,上師講二就是二。但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我們應該依照馬爾巴、密勒日巴這些高僧大德的經典與論典,參考這些經典與論典,然後再看自己的心的過失和缺點,再依照論典來改變,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向。
 

  平常在經典上講,頓根者會依善知識或灌頂,利根者會依法,所以你們認為依信或依法比較好?頓根者依信會較不穩定。依法是什麼?就是透過論典心裡會有肯定的答案,這個比較穩定,但依法也不是沒有信心,依法也是要有信心。
 

  如何判斷自己的心續當中有無升起發菩提心?假如說一個眾生傷害你時,心裡會不會有報復他的想法?或為了自己的快樂和利益,會不會去傷害眾生?假如不會有這些想法,那就達到標準的發心。
 

  如以上所講的,要用鏡子來幫助化妝一樣,我們要依岡波巴大師的寶鬘論裡面講的如何修慈心、如何修悲心、如何修發心,依論典如法的觀修才會改變。有「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時,別人來傷害我們時,我們不會去報復,這才是標準的發菩提心,若只有「沒有報復的心」,有道德的人也會有,這不是發菩提心。
 

一般來說,發心分有三種:如國王般的發心、如舵手般的發心、如牧童般的發心。
如國王般的發心:自己先當國王然後再服務人民、帶給人民快樂;同樣地,自己先發心成佛,然後再度眾生。
  
如舵手般的發心:開船的人和船上的旅客一起到達彼岸;同樣地,就是自己與眾生同時成佛。
  
如牧童般的發心:牧童會先把羊群或牛群,趕到山上的草地去吃草,然後自己才會放心休息;同樣地,安置所有的眾生在佛果位之後,自己再成佛。

  
菩薩們修心時,為了未來度化眾生,三種都要練習;但實行時選擇第一種,因為只有第一種能真正做到度化眾生。所以這邊講「為利眾生願成佛」:為了利益眾生,首先自己願成佛。


問:地藏菩薩為何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願?
答:如剛才所講的,菩薩為了練習發心、修發心,所以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發願「輪迴未空不成佛」,實際上他們早就成佛了,只是現菩薩相來度眾生。

  
接下來是「取樂避苦不希求,見解抵達標準相」這個是說修空性的人不會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的這種分別。對真正證悟了明心見性的菩薩來講,要布施身體、手或腳等,他們是不會感受到樂或苦,就如同拔草原上的草,你拔幾根草,其他的草不會有任何樂或苦的感覺,他們大概是這樣,不會有太大的樂或苦,看起來傻傻笨笨的,但是他們並不是沒有智慧、沒有慈悲。今天就講到這裡。


佛曆2558年10月15日1211賞秋仁千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