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如林佛學會
104年10月11日佛學講座整理part2 「二諦轉換為二資」
2015-11-07

達波四法104年10月11日part2
主講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堪布

 

  接下來的是「二諦轉換為二資」。 

問:二諦是什麼呢?

答:勝義諦和世俗諦?

問:什麼是勝義諦呢?

  舉個例子,如前面的杯子來講,我們大家以肉眼看到的是杯子是世俗諦,但從他的本質上去仔細觀察時,沒有一個實際的東西,它是遠離戲論的,這個叫做勝義諦。

  「二諦轉換為二資」就是說:在勝義諦當中,要累積無緣起的智慧資糧;在世俗諦當中,要累積有緣起的福德資糧。

  在勝義諦當中如何能累積無緣起的智慧資糧?直接入定在本心的空性,這就是無緣起的智慧資糧。

  世俗諦當中,修菩提心的行者,用這樣的動機為緣起來培養菩提心。

  無緣起就是在入定當中,行者的起心動念與空性合一,沒有分別,這個狀態就是無緣起。那所謂的緣起或無緣起,是由行者各自的動機來分別,但是現在我們沒有達到無緣起的狀態,無緣起只是心裡的造作而已。

  「當知實乃二身因」,累積了二種的資糧會成為證得二身的因。
問:二身是什麼呢?
答:法身和色身。
問:你們現在是法身還是色身呢?
答:色身。
問:(笑)你們證得佛果了嗎?你們對法身有興趣還是色身有興趣?
答:法身。
問:(笑)你們對有形相的有興趣還是對沒有形相的有興趣?
答:沒有形相的。
答:真的嗎?

  法身就是二種資糧是二身的因。在勝義諦的狀態中就是累積無緣起的智慧資糧;在世俗諦狀態中累積有緣起的福德資糧,圓滿了二種資糧之後,就可以證得二身的果位。

  自己的心沒有任何的緣起,心當下入定,這當中就可以累積智慧資糧。不一定說身要禮佛、語要念經,也不一定說心裡要修發菩提心等等,這樣去累積資糧。

  平常我們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去了解、思惟二諦,如何在二諦當中累積二種資糧,二種資糧如何能變為二身的因,在我們思考的當中,就是修行。

  首先,吐氣,然後想自己內在的一切染著整個淨化,接著,就可以皈依發心,之後再思惟剛剛講的觀念,最後迴向,這些都是修行。

  我們在念皈依文的時侯,我們要先想三寶的功德,直到證得菩提果當中,在任何方面,有任何的困難,只有三寶能救度我們,我們完全地依止三寶,用這種心態來皈依。你們現在自己做一分鐘看看。

  ......。

  (一分鐘後)堪布問:你們想什麼?

  所以大家要知道,皈依時最重要的是心裡的思考。

  三寶的加持,像太陽一般,時時刻刻都關照我們,最主要是靠自己的信心,實際上我們有這個能力可以接受加持。能力就是指我們的如來藏,但是我們從無始劫以來至今,如來藏被種種的業力、染著和煩惱完全遮著了,所以為了培養如來藏或顯現如來藏,我們必要做廣大的累積資糧和消業障的種種法門。

問:這和皈依的關係是什麼?
答:假如說三寶有加持力,但自己沒有力量的話,是不可能圓滿的,三寶的加持和自己的力量合在一起,才會圓滿。

  接下來講的是「自樂堪為他享用,慈心抵達標準相」,這就是大乘的行者必須要修慈心。但什麼時候會變成標準、圓滿的慈心?就講解順序來講,先修慈心、再修悲心,然後才修菩提心,最後修空性智慧的部分。另外還有一種修心的順序:先修空性,然後對還沒有體會空性的眾心,要觀照慈悲心,最後再修發菩提心。

問:這二種,那一種比較方便?

  如果依照先修慈心再修悲心的順序,首先要思惟父母對我們有很廣大的恩德,這部份有沒有困難?現在有很多人的觀念是父母有事沒事地管我們,好像父母和我們距離遙遠。假如說在我們這一生中,父母對我們有一百個恩德,可是如果父母駡了我們一句非常難聽的話或傷害我們,我們就會記得這個傷害而忘記這一百個恩德。要好好去觀察上述這種人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同樣的,假如一個陌生人救了我們一命,我們會覺得他對我們有很大的恩德,心裡面會有很大的感激和感謝;但是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父母親不知道救了我們多少次,這些恩德我們卻不記得。我們可能會想:是他們生下我們,所以照顧我們是他們的責任。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麼他們年老的時侯,我們要照顧他們是我們的責任,這個叫做輪迴。

  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父母沒有這樣孝順的想法,所以輪到我們的子女對我們不會孝順。這就是一種輪迴。所以平常我們就要觀察自己的缺點和過失,然後透過佛法來修正和改變。

  首先我們必需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知道他們的恩德,然後願眾生都具足快樂,這就是無量慈心;願眾生遠離痛苦,這是無量悲心;但是只有悲心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更加強再發菩提心;只有發菩提心也是不夠的,還要觀修空性智慧,按照這樣的順序來修行。

  平常我們總說自己不會實修,如果我們在心裡面思考上述內容,這就是實修。所謂的修心,並不是只有修一次就可以,我們應該要多次多次的思惟,這樣才會培養無量的慈心和無量的悲心。你們平常有這樣的思惟嗎?

  首先就是我們思考眾生,當你體會到眾生對我們有很大的恩德之後,我們會希望願眾生具足快樂,這就是慈心。這個之後心裡會產生:希望這些眾生不要受到痛苦,遠離痛苦,這就是悲心。那所謂發菩提心,並不是說只有希望眾生遠離痛苦,而是為了眾生遠離痛苦,願自己成佛,這個動機才是發菩提心。利他的動機和發菩心有一點差別。所謂慈心和悲心都是利他的心,都是我要幫助他、我要利益到他,這不是發菩提心。「為了利眾願成佛」才是發菩提心。